眼球经济是什么意思?眼球经济的时代底线
眼球经济,网络新词,指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在现代强大的媒体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眼球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活跃。
比如:
电视需要眼球,只有收视率才能保证电视台的经济利益;杂志需要眼球,只有发行量才是杂志社的 经济命根;网站更需要眼球,只有点击率才是网站价值的集中体现。
“注意力经济”也属于“眼球经济”:
“注意力经济”是IT行业的著名论断,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这一概念是在美国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提出的。Goldhaber说:“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在新经济下,这种形式的财富使你在获取任何东西时都能处于优先的位置。财富能够延续,有时还能累加,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财产。因此,在新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
注意力经济又被形象地称作“眼球经济”,是指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这种相对无限的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
在网络时代,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注意力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也可以使网络商获得巨大利益,注意力已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这就是注意力的商品化。注意力作为一个个体资源虽然是有限的,但如果从全社会总体角度看,它又是非常丰富的资源,而且其再生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引发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倍增的乘数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网络的点击数(访问量)、网民数往往比利润更受到风险投资者的重视。因为点击率能够帮助我们破译注意力“密码”,从而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向。在这里注意力是第一位的,利润反居次要地位。在网络时代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而没有利润的企业最终要失败。
现在 美女经济也是眼球经济之一。
眼球经济的时代底线:
眼球经济的时代,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只为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不惜突破公共道德的底线,违反公序良俗,乃至违法法律,类似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一场“告前任书”的闹剧变成了笑话,仅仅是其中之一。
对此,张晓明说:“一个可以私人消费的文化产品,本身就有公共属性,而这样的产品如何和社会的公序良俗所匹配,单纯地依靠行政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它首先需要的是对思想的尊重,然后引出来行业的组织、自律的规范,最后才是行政和法律的强制管理,但显然前两点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好。”
不否认,我们进入了眼球经济时代。作秀是可以认可的,但还是要有原则。你可以突出自己的优点,但别非追求通过设计让人喜欢你的缺点,否则就变成了作态。更别不掩饰,极致的展现自己的缺点,那就变成了令人不能忍受的作呕!
在人们各种追求眼球经济、各种酷炫吊炸天的宣传攻势下,一篇感情真挚的走心的内容反而会引起更多共鸣。